跳到主要內容

甚麼是”流感”?

甚麼是流感
                                                                                                                                                                                供稿者:姚健儀


   現值寒冬,正是感冒的高發季節。由許多研究報告得知,多種導致傷風病症的病毒,在潮濕寒冷的環境下容易滋生繁殖,其致病力更是旺盛,如輪狀病毒、副流感病毒,當中以流感病毒較受重視。
為何流感病毒會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呢?其主因是引致一般傷風感冒的病毒,大多數患者會在感染後自身產生抗體,以防止再受病毒感染;但因流感病毒的抗原極易發生變異,以致每次受感染後所產生的抗體都無法辨識,故每年多會發生全球性的流感大流行;再者,流感病毒會經由飛沫傳染,易於人潮擁擠的地方快速傳播,故每年的秋冬季節便成為流感病毒瘋狂肆虐的高峰時期。

流行性感冒基本可分為甲、乙和丙三種類型,其中以甲型流感所引起的病症最為嚴重、乙型次之,丙型流感的症狀較輕微,類似傷風。病毒能於人體內的潛伏期約14天,所引起的病徵分別有:發冷發熱、頭痛、咳嗽、喉嚨痛、流鼻水、肌肉痛、疲倦和頭痛;亦可能出現嘔吐和腹瀉等。病徵一般會在57天內自行減退,痊癒約需1
2(視個人體質而有所不同)

患上流感可以點做?

l   充足休息和多喝水
l   切勿上班或上學(如果病徵持續或惡化,應立即求診)
l   勿亂用抗生素,因為抗生素是治療細菌感染而非病毒感染的藥物
l   抗病毒製劑雖能減輕病情和縮短患病時間,但必須經由醫生處方才可服用,切勿自行服用


如何預防流感?
l   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
Ø   疫苗能安全和有效地預防季節性流感和其併發症
Ø   一般建議在每年秋天時節接種疫苗,接種後約兩星期,體內便會產生足夠抗體對抗流感
Ø   由於流感病毒會不時變種而衍生新病毒株,導致流感廣泛傳播,因此,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每年度流感季節都應接種相對應的流感疫苗





l   注意個人衞生
Ø  使用梘液和清水以正確方法清潔雙手
Ø  如沒有明顯污垢時,可使用含70 – 80% 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
Ø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著口鼻
Ø  打噴嚏或咳嗽後應徹底洗手
Ø  將受污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
Ø  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佩戴口罩



l   保持環境衞生
Ø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Ø  在流感高峰期,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高危人士在這些地方逗留時應考慮佩戴口罩
Ø  保持均衡飲食、恆常運動、充足休息
Ø  切勿吸煙和避免沉重的生活壓力


資料來源:節錄澳門工人醫療所健康之友 50期會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中風後的物理治療  

中風後的物理治療                                                                                                                                                                     供稿者: 馮永安   物理治療師 相信中風很多人都聽過 , 但中風後如何物理治療 ? 相信未必全部人都知道 , 所以今期為大家簡單介紹中風後的物理治療。 中風物理治療目標: 物理治療的目標是使中風患者各方面的身體功能獲得最好的復原 ( 如手腳活動恢復 ) ,指導患者及家人正確的康復運動,預防及減低併發症,縱有未能完全恢復的身體機能,亦能達到“自我適應 ” 的目標 ( 例如病患的腳無法完全康復,便要學習用柺杖走路或使用輪椅行動 ) ,使患者利用現有的身體機能達到最高的能力。而一般中風病人黃金恢復期為半年,所以及早開始物理治療是十分重要的。 中風後物理治療是怎樣的 ? 物理治療師使用 PNF 手法   誘發病人做出動作 。 中風早期: -給予病人適當的擺位:藉以避免關節的攣縮或變形 ( 常見如垂足 ) ,亦可 防止異常的肌肉張力加強,以及減少肢...

埋伏在我們身邊的殺手

埋伏在 我們身邊的殺手                                                                                                                             供稿者 :邱雯雯 醫生 室內空氣                   除了室外車輛﹑工廠排放的廢氣,影響著我們健康的還有室內隱藏的無形殺手。家庭與辦公室都可能出現的有害物質包括︰裝修材料的甲醛﹑修正液裡的三氯乙烷﹑影印機的碳粉﹑石材裡的氡﹑人體排出的二氧化碳﹑二手煙﹑芳香劑﹑容易產生於冷氣或通風系統的生物污染物等,這些經過中央空調系統的輔助,可能不斷在大樓循環。長期接觸這些有害﹑甚至有毒物質容易出現胸悶﹑噁心﹑頭痛﹑黏膜刺激﹑容易疲勞等症狀,對患有哮喘﹑過敏等特殊人群造成嚴重影響。 三個對策 ︰ 1. 控制污染源 ;   2. 改善通風 ;   3. 使用空氣清淨機。         輻射                       除了核電廠﹑變電站﹑雷達站﹑電磁波發射塔等輻射對人體可能造成傷害, 人們經常不自覺地暴露或頻繁...

對社區護理工作的反思

對社區護理工作的反思 供稿者:工聯家居護理服務隊 - 莫雪瀅                由 13 年公立醫院的護理工作進入社區服務,才知道原來社區護理需求甚大,並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面臨人口老化,社區上真的需要一班充滿愛心和有素質的護士。他們不斷提升學歷,使社區護理質素提高,從而減低醫院的壓力和負擔。儘管如此,社區護士薪酬和福利一直未被重視,這也是難以聘請有經驗社區護士的原因。近期,本澳醫務委員會提出了“醫療人員專業資格及執業註冊制度”草案,護士日後可能需要一些考核才能取得註冊及專業資格,不排除這會進一步影響社區護理人力緊張的情況。     從事家居護理工作一年多,服務對象 90% 是長者老人。當今醫院服務並不能滿足老齡化社會的需求,因此更顯社區上護士的重要。社區護士除了具備專業知識外,還需發揮評估、教育、咨詢者等角色。      由於服務對象是老人,他們常常伴隨多種慢性病,同時因機能衰退,抵抗力低,知識缺乏,不少人可出現器官以外的健康問題,如皮膚潰瘍、難以癒合的傷口等。其實社區護理是醫院照護的延續,可使病人在出院後仍可得到整全和連續的照顧,避免發生併發症,減少再住院機率。因此,社區護士必須具有全面的評估能力及專業技能,運用適當的方法,在家人、僱人、鄰舍等配合下,為被照顧者提供適當的健康指導和照顧知識。同時,社區護士也需有耐性及同理心,在有限的資源下創造合適的照顧環境,更重要的是與被照顧者及家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目的使被照顧者信賴和舒緩他們的壓力。社區護士還需團隊合作精神,通過跨專業的合作,為被照顧者提供一個周全的護理計劃。然而,社區護士也需支持和理解,由於工作的困難和挑戰、危機處理、體力透支、薪酬福利差距、缺乏支援及培訓等等因素,都是影響社區護士流失的原因。     2008 年,香港政府曾推行一項名為「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的先導計劃,為出院長者提供 6 至 8 周出院後的家居支援服務。結果顯示,此先導計劃有效降低病人再入院率,更可作為病人及醫院溝通的橋樑,為被照顧者提供有效資訊和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其中 96.4% 的長者不打算入住護老院舍,而有 81.4% 的長者則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