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埋伏在我們身邊的殺手



埋伏在


我們身邊的殺手
                                                                                                                           

供稿者:邱雯雯醫生


室內空氣                 
除了室外車輛﹑工廠排放的廢氣,影響著我們健康的還有室內隱藏的無形殺手。家庭與辦公室都可能出現的有害物質包括︰裝修材料的甲醛﹑修正液裡的三氯乙烷﹑影印機的碳粉﹑石材裡的氡﹑人體排出的二氧化碳﹑二手煙﹑芳香劑﹑容易產生於冷氣或通風系統的生物污染物等,這些經過中央空調系統的輔助,可能不斷在大樓循環。長期接觸這些有害﹑甚至有毒物質容易出現胸悶﹑噁心﹑頭痛﹑黏膜刺激﹑容易疲勞等症狀,對患有哮喘﹑過敏等特殊人群造成嚴重影響。
三個對策1.控制污染源;   2.改善通風;   3.使用空氣清淨機。

   
    輻射                     
除了核電廠﹑變電站﹑雷達站﹑電磁波發射塔等輻射對人體可能造成傷害,人們經常不自覺地暴露或頻繁使用日常各種電子設備如自動化設備﹑微波爐﹑收音機﹑電視機﹑電腦﹑手機等電器工作時也會產生各種不同波長頻率的電磁波。如果身體接收超過安全的輻射劑量,被懷疑有發生白血病﹑腦瘤或其他致癌等可能。
提醒對策︰1. 各種電器不要擺放得過於集中;   2. 注意使用電器時間;   3. 注意人體與電器的距離,電視與人的距離應在4-5米,人與開啓中的微波爐至少應距離1米遠;   4. 注意室內電磁幅射的污染程度。



高溫食物   
生物學家指出︰吃一頓烤肉吸進肺裡的有毒氣體,大約和抽上萬包香煙的效果差不多,那麼炸的食物問題就更多了。因為高溫烹煮容易產生多種化學反應及毒素,導致從心臟病到癌症等各式各樣的健康問題。有研究證實,當澱粉類食品加熱超過攝氏一百度即產生一種稱之為“丙烯醯胺 (Acrylimide)”的有毒化學物質,其毒性含量隨著加熱溫度升高亦同步上升。丙烯醯胺會導致腸道發炎﹑便秘﹑神經問題與癌症,亦會弱化免疫系統。
提醒對策︰盡量避免及減少進食高溫煎﹑炸﹑烘﹑焗後的食物,當然包括“薯片﹑餅乾﹑即食麵”等。



  
  心理壓力              
沒法排解心理壓力,輕則造成人際或家庭關係的緊張,重則憂鬱症﹑躁鬱症﹑強迫症等粉至沓來。而心理病症不但從精神面上產生許多破壞,甚至也會實際影響到身體本身的免疫力。快樂本身就是一種藥,因此不要做不快樂的事,無須把工作或單一事件當作自己生命的全部而拼命,這都是造成心理壓力的根本原因。
提醒對策︰改善心理壓力,要從改變生活型態著手,不妨可以在假日時練習做做菜下手,或進行其他休閒愜意活動。





資料來源:節錄澳門工人醫療所健康之友 52期會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手部衛生

手部衛生           供稿者 : 林倩娜護士 相信大家都聽過“病從口入”這個詞,而手就是“病從口入”的主要媒介。而微生物在手上可存活半小時至數個小時不等,它們藉由這段時間透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來傳染他人,因此,洗手是預防傳染病的一種最簡單及最有效的方法,能有效降低腸胃道、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等的感染機會。 有研究指出,一般人洗手時間往往不超過八秒,亦有人只會用水沖洗雙手罷了,根本沒有達到洗手的衛生目的,手上的病菌亦不能得到清除。所以我們除了要知道洗手的重要性之外,也要知道正確洗手的方法。 洗手分類:   洗手一般分為兩種,一種為使用洗手液洗手,當雙手被可見或可觸及的污染物污染時,即使用洗手液洗手,因其可同時去除手上的病菌及污垢;另一種則為使用精酒擦手液擦手,此洗手方法只作輔助用途,因其只可去除手上的病菌,而並沒有去除污垢的能力。 洗手時的注意事項: 1.       洗手前,需除去手上的飾物。 2.       洗手需有足夠的時間,才能達到洗手目的。 3.       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4.       溫水洗手能促進洗手液發泡達到清潔效果。 5.       勿用盆水洗手。 6.       避免雙手乾燥龜裂,易窩藏細菌。 7.       清水洗手只除掉 20% 細菌,而洗手液洗手可以清除污垢和 90% 細菌。 使用洗手液的洗手方法: 整個居家洗手過程需時 10~20 秒,若需要更有消毒效果時則需時 1 分鐘。洗手範圍則為被污染部位以上 2.5cm ,而每個部位需洗擦 10 次,其正確步驟如下: 1.       用水將雙手淋濕,使用攝氏 38-42 度的溫水比冷水較有清潔效果...

中風後的物理治療  

中風後的物理治療                                                                                                                                                                     供稿者: 馮永安   物理治療師 相信中風很多人都聽過 , 但中風後如何物理治療 ? 相信未必全部人都知道 , 所以今期為大家簡單介紹中風後的物理治療。 中風物理治療目標: 物理治療的目標是使中風患者各方面的身體功能獲得最好的復原 ( 如手腳活動恢復 ) ,指導患者及家人正確的康復運動,預防及減低併發症,縱有未能完全恢復的身體機能,亦能達到“自我適應 ” 的目標 ( 例如病患的腳無法完全康復,便要學習用柺杖走路或使用輪椅行動 ) ,使患者利用現有的身體機能達到最高的能力。而一般中風病人黃金恢復期為半年,所以及早開始物理治療是十分重要的。 中風後物理治療是怎樣的 ? 物理治療師使用 PNF 手法   誘發病人做出動作 。 中風早期: -給予病人適當的擺位:藉以避免關節的攣縮或變形 ( 常見如垂足 ) ,亦可 防止異常的肌肉張力加強,以及減少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