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最基本的,就是最重要的

 最基本的,就是最重要的      
                                                                                                                                                                                                                                                                            陳思韻醫生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是金錢?、家人?、朋友?、理想工作?,我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是能自行進食、自行走路散步、自行處理大小二便、自行穿衣服,就是這麼簡單。

      黃婆婆自腦中風後今天經指導後第一次自行運用食具進食,婆婆説:「多謝你們!」,大家都感受到,她從心底發出來的喜悅,她的笑容充滿自信,像在告訴我們:「我是有用的,我做得到。」,第一次切身感受到,能幫助病人,做到自己要做的事,是如何的快樂。

        作為一名家庭醫生,我們目標是將病人的病情控制穩定,如血壓、血糖控制理想等等。然而在安老院院舍工作數月,卻使我更明白病人的需要,原來,當病情受到控制,甚至已經治癒了之後,并不等於他們真正好轉過來,復原過來,可以恢復到尚未生病之前的生活質量。他們可能仍然很無助,如有些患有嚴重類風濕病的病人,關節已受損了,影響活動能力,就連掉在地上的東西,都需要有人幫忙,才能拾取;又例如腦中風的病人,肢體活動受限,需要有人幫忙才能穿衣、進食及大小二便。

        透過運用針對性的手法治療、工具、技巧、練習,幫助病人提升自助的能力。病人生理上有了我們的幫助和支援後,往往還需要敢於進一步突破種種的心理障礙,不再認為自己病了就無用。透過學習訓練,發現原來仍有很多改善空間,漸漸地,信心、笑容就會回來!也漸漸看見,原來不論生活、衣食住行,乃至娛樂嗜好上,仍有更多、更好的選擇,重拾自主和自信。就算疾病不能根治,也能與疾病一起好好相處,這樣的治療,才是完整的全人治療。

   

    院舍中接觸老年人多了,我的體驗,就是要視病人為自己的最佳拍檔,究竟什麼是最適合他們的?不是我們單方面去想,而是從他們的實際需求去想。還需要不斷的自我增值,對各種疾病、治療方法、藥物知識,甚至社會上的種種資源,都要多瞭解,充分裝備,發揮團隊精神,才能將最好的給病人。


      我們每天教導病人,如何掌握活動能力,如何穿褲子、上廁所、拾東西、吃飯……每個人生活上最基本的事。這樣使我明白,原來,擁有最基本的,就是擁有最重要的! 就是這些平凡、簡單、基本的動作,使病人和我,從心發出喜悅!




資料來源 :  ( 健康之友第40期 )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手部衛生

手部衛生           供稿者 : 林倩娜護士 相信大家都聽過“病從口入”這個詞,而手就是“病從口入”的主要媒介。而微生物在手上可存活半小時至數個小時不等,它們藉由這段時間透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來傳染他人,因此,洗手是預防傳染病的一種最簡單及最有效的方法,能有效降低腸胃道、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等的感染機會。 有研究指出,一般人洗手時間往往不超過八秒,亦有人只會用水沖洗雙手罷了,根本沒有達到洗手的衛生目的,手上的病菌亦不能得到清除。所以我們除了要知道洗手的重要性之外,也要知道正確洗手的方法。 洗手分類:   洗手一般分為兩種,一種為使用洗手液洗手,當雙手被可見或可觸及的污染物污染時,即使用洗手液洗手,因其可同時去除手上的病菌及污垢;另一種則為使用精酒擦手液擦手,此洗手方法只作輔助用途,因其只可去除手上的病菌,而並沒有去除污垢的能力。 洗手時的注意事項: 1.       洗手前,需除去手上的飾物。 2.       洗手需有足夠的時間,才能達到洗手目的。 3.       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4.       溫水洗手能促進洗手液發泡達到清潔效果。 5.       勿用盆水洗手。 6.       避免雙手乾燥龜裂,易窩藏細菌。 7.       清水洗手只除掉 20% 細菌,而洗手液洗手可以清除污垢和 90% 細菌。 使用洗手液的洗手方法: 整個居家洗手過程需時 10~20 秒,若需要更有消毒效果時則需時 1 分鐘。洗手範圍則為被污染部位以上 2.5cm ,而每個部位需洗擦 10 次,其正確步驟如下: 1.       用水將雙手淋濕,使用攝氏 38-42 度的溫水比冷水較有清潔效果...

埋伏在我們身邊的殺手

埋伏在 我們身邊的殺手                                                                                                                             供稿者 :邱雯雯 醫生 室內空氣                   除了室外車輛﹑工廠排放的廢氣,影響著我們健康的還有室內隱藏的無形殺手。家庭與辦公室都可能出現的有害物質包括︰裝修材料的甲醛﹑修正液裡的三氯乙烷﹑影印機的碳粉﹑石材裡的氡﹑人體排出的二氧化碳﹑二手煙﹑芳香劑﹑容易產生於冷氣或通風系統的生物污染物等,這些經過中央空調系統的輔助,可能不斷在大樓循環。長期接觸這些有害﹑甚至有毒物質容易出現胸悶﹑噁心﹑頭痛﹑黏膜刺激﹑容易疲勞等症狀,對患有哮喘﹑過敏等特殊人群造成嚴重影響。 三個對策 ︰ 1. 控制污染源 ;   2. 改善通風 ;   3. 使用空氣清淨機。         輻射                       除了核電廠﹑變電站﹑雷達站﹑電磁波發射塔等輻射對人體可能造成傷害, 人們經常不自覺地暴露或頻繁...

中風後的物理治療  

中風後的物理治療                                                                                                                                                                     供稿者: 馮永安   物理治療師 相信中風很多人都聽過 , 但中風後如何物理治療 ? 相信未必全部人都知道 , 所以今期為大家簡單介紹中風後的物理治療。 中風物理治療目標: 物理治療的目標是使中風患者各方面的身體功能獲得最好的復原 ( 如手腳活動恢復 ) ,指導患者及家人正確的康復運動,預防及減低併發症,縱有未能完全恢復的身體機能,亦能達到“自我適應 ” 的目標 ( 例如病患的腳無法完全康復,便要學習用柺杖走路或使用輪椅行動 ) ,使患者利用現有的身體機能達到最高的能力。而一般中風病人黃金恢復期為半年,所以及早開始物理治療是十分重要的。 中風後物理治療是怎樣的 ? 物理治療師使用 PNF 手法   誘發病人做出動作 。 中風早期: -給予病人適當的擺位:藉以避免關節的攣縮或變形 ( 常見如垂足 ) ,亦可 防止異常的肌肉張力加強,以及減少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