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多了愛,一切都不一樣

多了愛,一切都不一樣  

供稿者:陳思韻醫生(轉自:新潮專欄)

       2013523日某報章報導『瑪麗醫院最精銳換心團隊遇上最黑暗的一天。團隊因救人心切,一時疏忽調亂ABA型血受贈關係,將去世病人捐出的AB血型心臟錯誤移植予病情危急的五十八歲A型血女病人,為本港醫療史上首宗換錯器官』。
我不清楚事情始末,故不作評論,但對於此醫療事故,則有感而發。
  生老病死每分每秒老在醫院內發生。生命的價值,也每分每秒在生老病死之間呈現。出道至今有一個畫面,至今數年,仍然歷歷在目、刻骨銘心!
  這一天,與每天都是一樣,是剛開診時間,候診室的長廊人山人海。與每天一樣,不斷的說「有無咳嗽、痰、流涕 ?」、「症狀持續多久?」、「有否自服藥物或曾就醫處理 ?」、「有否藥物過敏?」等等,與每天都是一樣,一切都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為病人作出最合適的診斷,排除急性疾病,緩解當前症狀,一切都要快而準,為免輪候的病人等待時間太久,務必要在下班前完成,把所有case處理好,以免阻礙同事下班共聚天倫。
  好了,終於看完最後一個case了,病人離開了,準備午飯,關燈!
  轉過頭,赫然發現,關燈前的長廊燈火通明、人聲鼎沸、人山人海、人來人往。而關燈之後的長廊卻顯得寂靜光,空無一人,就只剩下長廊盡處的椅子上,坐著一對年紀老邁的夫婦,婆婆正在從帶來的飯壺中,將粥一羹一羹的勺在伯伯的碗內,然後勺在自己的碗內,兩位老人家,並肩地坐著吃。看樣子,婆婆和伯伯身體都不好,但彼此都不離不棄,互相扶持的來看病,應該是在等待取藥中。
  多麼動人!令我屏息靜氣的感受著,頓然感到,有機會為他們治病出一分力,實在很榮幸!
  也深深的感慨,這樣動人的畫面,只能在我忙完了,身心平和下來,才能看得見、感受得到!我相信,這樣的畫面,天天都會出現,只是,當你整天埋首看case之時,就變得視而不見。我都相信,每一位投身醫護工作的同事,沒有一個不是懷著一份使命感、同理心,希望能夠好好的去體諒病人的不適、感受他們的痛苦,從而在短短的候診時間能感受到醫護人員給予關愛。只是,工作實在太忙,眼前就只有一個接一個case,我們就像機器一樣,每日天昏地暗的在看case,也幾乎忘了自己也是個有血有肉有使命感的人。
  多年來,對問診看症和醫療事故感受很深。沒有人願意見醫療事故的發生,發生了又是否一定要人頭落地呢? 大家能否亦有體諒和包容之心? 我們願意為病人每天診症直到天昏地暗,同時亦失去了很多陪伴家人、朋友的時間,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希望的是病人得到最合適的診治方案,包括心靈上,所以也希望公眾對醫護人員會有多些體諒和包容。
  每一個踏足診所的人,都代表他們希望有人幫助!家庭醫生的可貴之處,亦在於能夠和病人建立長久的關係,幫助病人,發現和處理在生命之中每一個階段所可能出現的身心問題,治身也治心。也許,當醫生久了,慢慢才發覺,原來最能幫助病人的,除了醫術之外,就是用心感受病人的心。因為,往往心好不了,身也好不到哪裡去。
  自從那次之後,每次診症的時候,都會回憶起這個刻骨銘心的畫面,提醒自己,要為人而活。
  

資料來源:節錄澳門工人醫療所健康之友 第38期會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手部衛生

手部衛生           供稿者 : 林倩娜護士 相信大家都聽過“病從口入”這個詞,而手就是“病從口入”的主要媒介。而微生物在手上可存活半小時至數個小時不等,它們藉由這段時間透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來傳染他人,因此,洗手是預防傳染病的一種最簡單及最有效的方法,能有效降低腸胃道、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等的感染機會。 有研究指出,一般人洗手時間往往不超過八秒,亦有人只會用水沖洗雙手罷了,根本沒有達到洗手的衛生目的,手上的病菌亦不能得到清除。所以我們除了要知道洗手的重要性之外,也要知道正確洗手的方法。 洗手分類:   洗手一般分為兩種,一種為使用洗手液洗手,當雙手被可見或可觸及的污染物污染時,即使用洗手液洗手,因其可同時去除手上的病菌及污垢;另一種則為使用精酒擦手液擦手,此洗手方法只作輔助用途,因其只可去除手上的病菌,而並沒有去除污垢的能力。 洗手時的注意事項: 1.       洗手前,需除去手上的飾物。 2.       洗手需有足夠的時間,才能達到洗手目的。 3.       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4.       溫水洗手能促進洗手液發泡達到清潔效果。 5.       勿用盆水洗手。 6.       避免雙手乾燥龜裂,易窩藏細菌。 7.       清水洗手只除掉 20% 細菌,而洗手液洗手可以清除污垢和 90% 細菌。 使用洗手液的洗手方法: 整個居家洗手過程需時 10~20 秒,若需要更有消毒效果時則需時 1 分鐘。洗手範圍則為被污染部位以上 2.5cm ,而每個部位需洗擦 10 次,其正確步驟如下: 1.       用水將雙手淋濕,使用攝氏 38-42 度的溫水比冷水較有清潔效果...

埋伏在我們身邊的殺手

埋伏在 我們身邊的殺手                                                                                                                             供稿者 :邱雯雯 醫生 室內空氣                   除了室外車輛﹑工廠排放的廢氣,影響著我們健康的還有室內隱藏的無形殺手。家庭與辦公室都可能出現的有害物質包括︰裝修材料的甲醛﹑修正液裡的三氯乙烷﹑影印機的碳粉﹑石材裡的氡﹑人體排出的二氧化碳﹑二手煙﹑芳香劑﹑容易產生於冷氣或通風系統的生物污染物等,這些經過中央空調系統的輔助,可能不斷在大樓循環。長期接觸這些有害﹑甚至有毒物質容易出現胸悶﹑噁心﹑頭痛﹑黏膜刺激﹑容易疲勞等症狀,對患有哮喘﹑過敏等特殊人群造成嚴重影響。 三個對策 ︰ 1. 控制污染源 ;   2. 改善通風 ;   3. 使用空氣清淨機。         輻射                       除了核電廠﹑變電站﹑雷達站﹑電磁波發射塔等輻射對人體可能造成傷害, 人們經常不自覺地暴露或頻繁...

中風後的物理治療  

中風後的物理治療                                                                                                                                                                     供稿者: 馮永安   物理治療師 相信中風很多人都聽過 , 但中風後如何物理治療 ? 相信未必全部人都知道 , 所以今期為大家簡單介紹中風後的物理治療。 中風物理治療目標: 物理治療的目標是使中風患者各方面的身體功能獲得最好的復原 ( 如手腳活動恢復 ) ,指導患者及家人正確的康復運動,預防及減低併發症,縱有未能完全恢復的身體機能,亦能達到“自我適應 ” 的目標 ( 例如病患的腳無法完全康復,便要學習用柺杖走路或使用輪椅行動 ) ,使患者利用現有的身體機能達到最高的能力。而一般中風病人黃金恢復期為半年,所以及早開始物理治療是十分重要的。 中風後物理治療是怎樣的 ? 物理治療師使用 PNF 手法   誘發病人做出動作 。 中風早期: -給予病人適當的擺位:藉以避免關節的攣縮或變形 ( 常見如垂足 ) ,亦可 防止異常的肌肉張力加強,以及減少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