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愛,一切都不一樣
供稿者:陳思韻醫生(轉自:新潮專欄)
2013年5月23日某報章報導『瑪麗醫院最精銳換心團隊遇上最黑暗的一天。團隊因救人心切,一時疏忽調亂AB與A型血受贈關係,將去世病人捐出的AB血型心臟錯誤移植予病情危急的五十八歲A型血女病人,為本港醫療史上首宗換錯器官』。
我不清楚事情始末,故不作評論,但對於此醫療事故,則有感而發。
這一天,與每天都是一樣,是剛開診時間,候診室的長廊人山人海。與每天一樣,不斷的說「有無咳嗽、痰、流涕 ?」、「症狀持續多久?」、「有否自服藥物或曾就醫處理 ?」、「有否藥物過敏?」等等,與每天都是一樣,一切都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為病人作出最合適的診斷,排除急性疾病,緩解當前症狀,一切都要快而準,為免輪候的病人等待時間太久,務必要在下班前完成,把所有case處理好,以免阻礙同事下班共聚天倫。
好了,終於看完最後一個case了,病人離開了,準備午飯,關燈!
轉過頭,赫然發現,關燈前的長廊燈火通明、人聲鼎沸、人山人海、人來人往。而關燈之後的長廊卻顯得寂靜光,空無一人,就只剩下長廊盡處的椅子上,坐著一對年紀老邁的夫婦,婆婆正在從帶來的飯壺中,將粥一羹一羹的勺在伯伯的碗內,然後勺在自己的碗內,兩位老人家,並肩地坐著吃。看樣子,婆婆和伯伯身體都不好,但彼此都不離不棄,互相扶持的來看病,應該是在等待取藥中。
也深深的感慨,這樣動人的畫面,只能在我忙完了,身心平和下來,才能看得見、感受得到!我相信,這樣的畫面,天天都會出現,只是,當你整天埋首看case之時,就變得視而不見。我都相信,每一位投身醫護工作的同事,沒有一個不是懷著一份使命感、同理心,希望能夠好好的去體諒病人的不適、感受他們的痛苦,從而在短短的候診時間能感受到醫護人員給予關愛。只是,工作實在太忙,眼前就只有一個接一個case,我們就像機器一樣,每日天昏地暗的在看case,也幾乎忘了自己也是個有血有肉有使命感的人。
多年來,對問診看症和醫療事故感受很深。沒有人願意見醫療事故的發生,發生了又是否一定要人頭落地呢? 大家能否亦有體諒和包容之心? 我們願意為病人每天診症直到天昏地暗,同時亦失去了很多陪伴家人、朋友的時間,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希望的是病人得到最合適的診治方案,包括心靈上,所以也希望公眾對醫護人員會有多些體諒和包容。
自從那次之後,每次診症的時候,都會回憶起這個刻骨銘心的畫面,提醒自己,要為人而活。
資料來源:節錄澳門工人醫療所健康之友 第38期會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