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乙型肝炎疫苗知多少!

乙型肝炎疫苗知多少!  

     檢驗室劉詠恆


      乙型肝炎病毒是目前已知五種肝炎病毒(甲型、 乙型、丙型、丁型以及戊型)的一種。是港澳地區比較普遍的傳染病。乙肝病毒會引起的肝臟炎性損害,雖然大部分慢性肝炎患者沒有症狀,但卻有機會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其主要經由帶菌者血液或性接觸傳播。潛伏期為六星期至六個月。預防勝於治療,對於預防乙型肝炎的疫苗,大家又了解多少?
    

    世界衛生組織對乙型肝炎預防包括︰
所有嬰兒在出生後儘早(最好是在24小時內)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此後尚應接種2劑或3劑以完成全程基礎免疫程序。
  
 三劑間隔接種法,新生兒出生時接種第一劑(單價疫苗),第二劑和第三劑(單價疫苗或聯合疫苗)與百白破疫苗的第一劑和第三劑同時接種。



(附上澳門衛生局澳門防疫接種計劃






       95%以上的嬰兒、兒童和青年接種全系列疫苗後體內產生的抗體可達到具有保護作用的水準。保護期至少持續20年,可能終身免疫。 早年出生於內地或出生至成年均未接受疫苗注射的人。血液檢查乙型肝炎抗原抗體後,如未受乙肝病毒感染,未有檢測出抗體或抗體量低下時  (基本建議抗體滴度>50)。可在醫生建議下,階段性的注射三劑預防及補充疫苗。


       乙型肝炎抗體是消耗性,在乎接觸抗原的多寡而增加或減少多少,如有需要可請教醫生意見,醫生跟據風險和個人需要而給予建議。在最後一次注射預防疫苗後的35年內可以覆查一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手部衛生

手部衛生           供稿者 : 林倩娜護士 相信大家都聽過“病從口入”這個詞,而手就是“病從口入”的主要媒介。而微生物在手上可存活半小時至數個小時不等,它們藉由這段時間透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來傳染他人,因此,洗手是預防傳染病的一種最簡單及最有效的方法,能有效降低腸胃道、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等的感染機會。 有研究指出,一般人洗手時間往往不超過八秒,亦有人只會用水沖洗雙手罷了,根本沒有達到洗手的衛生目的,手上的病菌亦不能得到清除。所以我們除了要知道洗手的重要性之外,也要知道正確洗手的方法。 洗手分類:   洗手一般分為兩種,一種為使用洗手液洗手,當雙手被可見或可觸及的污染物污染時,即使用洗手液洗手,因其可同時去除手上的病菌及污垢;另一種則為使用精酒擦手液擦手,此洗手方法只作輔助用途,因其只可去除手上的病菌,而並沒有去除污垢的能力。 洗手時的注意事項: 1.       洗手前,需除去手上的飾物。 2.       洗手需有足夠的時間,才能達到洗手目的。 3.       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4.       溫水洗手能促進洗手液發泡達到清潔效果。 5.       勿用盆水洗手。 6.       避免雙手乾燥龜裂,易窩藏細菌。 7.       清水洗手只除掉 20% 細菌,而洗手液洗手可以清除污垢和 90% 細菌。 使用洗手液的洗手方法: 整個居家洗手過程需時 10~20 秒,若需要更有消毒效果時則需時 1 分鐘。洗手範圍則為被污染部位以上 2.5cm ,而每個部位需洗擦 10 次,其正確步驟如下: 1.       用水將雙手淋濕,使用攝氏 38-42 度的溫水比冷水較有清潔效果...

埋伏在我們身邊的殺手

埋伏在 我們身邊的殺手                                                                                                                             供稿者 :邱雯雯 醫生 室內空氣                   除了室外車輛﹑工廠排放的廢氣,影響著我們健康的還有室內隱藏的無形殺手。家庭與辦公室都可能出現的有害物質包括︰裝修材料的甲醛﹑修正液裡的三氯乙烷﹑影印機的碳粉﹑石材裡的氡﹑人體排出的二氧化碳﹑二手煙﹑芳香劑﹑容易產生於冷氣或通風系統的生物污染物等,這些經過中央空調系統的輔助,可能不斷在大樓循環。長期接觸這些有害﹑甚至有毒物質容易出現胸悶﹑噁心﹑頭痛﹑黏膜刺激﹑容易疲勞等症狀,對患有哮喘﹑過敏等特殊人群造成嚴重影響。 三個對策 ︰ 1. 控制污染源 ;   2. 改善通風 ;   3. 使用空氣清淨機。         輻射                       除了核電廠﹑變電站﹑雷達站﹑電磁波發射塔等輻射對人體可能造成傷害, 人們經常不自覺地暴露或頻繁...

中風後的物理治療  

中風後的物理治療                                                                                                                                                                     供稿者: 馮永安   物理治療師 相信中風很多人都聽過 , 但中風後如何物理治療 ? 相信未必全部人都知道 , 所以今期為大家簡單介紹中風後的物理治療。 中風物理治療目標: 物理治療的目標是使中風患者各方面的身體功能獲得最好的復原 ( 如手腳活動恢復 ) ,指導患者及家人正確的康復運動,預防及減低併發症,縱有未能完全恢復的身體機能,亦能達到“自我適應 ” 的目標 ( 例如病患的腳無法完全康復,便要學習用柺杖走路或使用輪椅行動 ) ,使患者利用現有的身體機能達到最高的能力。而一般中風病人黃金恢復期為半年,所以及早開始物理治療是十分重要的。 中風後物理治療是怎樣的 ? 物理治療師使用 PNF 手法   誘發病人做出動作 。 中風早期: -給予病人適當的擺位:藉以避免關節的攣縮或變形 ( 常見如垂足 ) ,亦可 防止異常的肌肉張力加強,以及減少肢...